新闻文章

QIMA 2011 年第三季度晴雨表

2011-10-10

QIMA 2011 年第三季度晴雨表:成本上升,中国能否保持竞争优势?

中国深圳,2011 年 10 月 10 日--为亚洲进口企业提供质量控制服务的领先供应商 QIMA 今天发布了《QIMA 2011 年第三季度晴雨表》,这是一份关于亚洲制造业和质量控制服务业的季度概要。

中国经济日渐成熟,制造商面临挑战

目前,中国的制造商在保持竞争力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是人民币通胀,比去年 9 月上涨了 6.2%,从而增加了外国买家的商品成本。此外,通货膨胀还引发了政府计划在未来五年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 13%(来源:Business Spectator),这意味着中国产品的单位成本全面提高。这种通货膨胀已经迫使一些国际买家转向孟加拉国和印度等国。作为佐证,2011 年第三季度,QIMA 在孟加拉国和印度的订单检验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72%。

尽管面临挑战,但数据显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有所增加

尽管存在这些因素,中国制造业第三季度的数据表明,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仍在继续增长。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 8 月份的 50.9 微降至 9 月份的 49.4,但仍表明到年底年增长率将达到 12-13%。QIMA 的数据还显示,2011 年第三季度,中国国内的检验订单同比增长了 27.5%。

中国卓越的供应链

要解释这种矛盾,不妨考虑一下,从中国撤出并将采购业务转到另一个亚洲国家是一种艰难的权衡,而买家对交货时间和产品质量的敏感程度不亚于对投入成本的敏感程度。

中国杭州郊外的一次纺织品检查。

在这两个领域,中国仍然遥遥领先于越南和孟加拉国等地区邻国,这得益于中国在过去 30 年中建设的卓越的供应链基础设施。要描绘这种结构性差距,我们不妨记住,在全球最繁忙的 20 个集装箱港口中,中国拥有 8 个(如果包括台湾高雄港,则为 9 个),而所有其他东南亚国家加起来只有 3 个。此外,与印度的 6700 万和孟加拉国的 2200 万相比,中国的工业劳动力要多得多,达到 2.27 亿。

在质量方面,尽管 "中国制造 "品牌仍面临挑战,但 QIMA 的一项有趣数据显示,与中国相比,孟加拉国和印度的检验不合格概率分别高出 23% 和 16%。

受影响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不同行业的人工差异很大,因此并非所有行业都同样受到成本上升的影响。因此,QIMA 第三季度在中国进行的纺织品检验减少了 20%,而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硬线产品则增加了 20%。这充分说明了为什么 QIMA 在依赖纺织品的国家(孟加拉国和印度)进行的检验在第三季度仍在蓬勃发展。

QIMA 首席执行官 Sebastien Breteau 认为:"事实还没有证明,由于货币持续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中国很快就会退出采购游戏,甚至屈居第二。对于采购专业人士来说,投入成本只是等式的一部分。中国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仍然远远领先于其邻国,如果质量控制得当,对于大多数国际买家来说,中国仍然是一个更好的整体选择。

分享到